当前位置:主页 > 分支机构 > 炎黄书画 > 书画家介绍 >

徐悲鸿之孙徐骥将修复徐悲鸿最后一幅巨作

  一个空气清冷的冬日下午,记者来到了徐悲鸿之孙徐骥的画室,画室有些凌乱,里面堆满了各种颜色、各种尺寸的大小画册和已经完成或未完成的油画作品。徐骥正在这里创作他的《德国印象》系列油画,这是去年8月他自德国归来后一个新的系列作品,这一系列的作品完成后,将会在今年春天与其他系列的作品同时展出,而他目前正在进行的重要工作,是与法国国家博物馆的修复大师协作,修复爷爷徐悲鸿的知名油画作品。

1.jpg

f44d305ea48819dd32e360.jpg

谈 爷爷

油画修复有极强的专业性,在欧洲要有一定绘画基础之后,到研究生阶段才有专攻的修复专业。2015年,国家文物局委托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第一届油画修复班,全国只选拔了十个人,徐骥不但被选拔上了还成为班长。毕业时,他和同学们每人都完成了一幅20世纪初期老旧油画的修复工作。加上他原来有与法国国家博物馆修复专家一起修复过国家一级文物《田横五百士》的经验(如右上图),有了理论和实践之后,徐骥准备与卢浮宫专家团队一起计划在未来,修复徐悲鸿最后一幅(也是从未面世的)重要的大型油画。

“从1999年我们一直在做徐悲鸿大型油画的修复与维护工作,除了徐悲鸿最具代表的三幅大型史诗油画外,又相继修复了他三十余幅重要的中小油画,现在还有一幅徐悲鸿生前创作的最后一张大尺幅油画,这件作品从来没有曝光过。”徐骥预计这件作品的修复要花两至三年的时间,“目前是卷放在一个铁皮箱子里,我们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把它慢慢展开。”油画修复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,如何把卷好的从未打开过的画作从箱子里完好地取出,展开时保持画布上颜料的完整,需要一个严谨、安全、小心的计划方案。

油画修复分为两部分,依托材料和画面色层。依托材料主要是指内框的加固,内框的更换,画布的修补及加固,徐骥以前更多做的是材料方面的工作。“修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画家原本表现形式与笔法,而不能像创作一样天马行空地在上面随意用笔设色,这样会破坏掉画家原本的面貌。” 并且在颜色层的修复上,完全尊重可逆性这一原则,也就是如果颜色层用色修复的不满意,可以完全清洗掉而不破坏依托层。尊重爷爷的作品,是他修复的原则。之所以聘请法国卢浮宫的专家一起合作协助修复徐悲鸿的油画,也是基于他们最初看到徐悲鸿的作品后,惊呼这完全就是天天挂在卢浮宫里法国油画大家的作品啊。正是因为徐悲鸿早期留学欧洲,考入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,刻苦学习努力钻研,故他的油画作品从绘画技法、材料上都遵照法国传统大师的绘画方式。没有比法国专家更了解、擅长修复自己本国油画家作品了。

徐骥对徐悲鸿的作品相当了解,“因为我是油画创作者,知道完成一幅满意的优秀作品是十分艰辛的,从构图、定稿、材料的准备,都比较复杂。” 在徐骥眼中,祖父的这张大油画完成得太不容易了,他希望能够带着神圣的意识,让它重现光彩。

谈 自己

应该比别人多付出

徐骥对待艺术作品的用心程度超过大部分人的想象,他的创作速度较慢,他一直认为:艺术家创作一件艺术作品,应该七分想,三分画,在落笔之前,应该有一个对颜色、造型的基本把控后再落笔,他完成一幅作品往往画上较长的一段时间,不断地润笔、着色,画面也更加的丰富、色彩斑斓。

名人之后,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又走上了和前辈相同的艺术道路,隐隐约约地给徐骥带来了许多他未曾想到的议论。“旁人对他的要求自然比一般艺术家的要求高很多,不论画得如何,相对总是有更高的标准来对待他。所以,对于他来说,这种暗喻式的标准,也使得徐骥自己给自己制定了更高的目标。”旁边的徐骥夫人杨净告诉记者。

而徐骥对此的态度是“有压力更应该有创新与进步”。“我的家庭从小给了我更好的艺术素养和基础,我也更应该比常人多付出,为大众带来更多美的作品。所以,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目光,我都会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坚持下去。”徐骥说,面对不同的声音,他的性格让他注定不是个抱怨的人,“只要能画得更好,用作品说话,画能看清人的心。”

除了日常的创作,徐骥在奶奶廖静文及父亲徐庆平的影响下,他也希望将徐家的艺术传承下去,徐家艺术的传承,除了日常的绘画创作外,徐悲鸿艺术理念、艺术审美的传播,徐悲鸿收藏作品的展示,都需要付出相当的心血和韧性才能够一步步地完成。谈起修复徐悲鸿的知名油画作品,徐骥说:“我跟爷爷差了六十多岁,他是近现代的绘画大师和美术教育家、收藏家,我是80后,我们这一代可能有更多与时代密切结合的展览形式,通过新的展览形式和媒介,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真正理解到他的艺术理念,以一种亲切的方式认知了解徐悲鸿,产生一些亲密感。

谈 儿子

一家五代都画画

徐骥的儿子四岁多,耳濡目染下已经开始拿起画笔,徐庆平先生家满地散落着颜料、纸和画笔,小朋友趴在地上,与爷爷徐庆平一起合作画画。徐骥的曾祖父徐达章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,当时在无锡一带非常有名,而徐庆平希望孙子也能继续画画。要是小孙子也从事绘画,徐家就是五代画家了。

“他还是希望全家能有一个传承,表面上没有这样说,但行动上会让他多画画,环境的塑造很重要。”徐骥说。而杨净平日也会带儿子去爷爷家,“父亲看到他画画就特别高兴。”廖静文先生在去世前对徐骥的儿子、自己的曾孙子也倾注了大量的感情和关注。

“我们也没有给他标准,你会看到他的画会给我们惊喜,也许笔法不是那么准确,但却带有小孩独有的那份童趣和没有束缚的笔触。所以小孩子给我的启发也很多,我们也合作,在同一张纸上,他画他的,我画我的,最后小孩子用他的方式把我们的作品天真地结合在一起。”徐骥对于培养儿子的绘画也有自己的观点,“中国的孩子需要塑造更多的文化自信,所以我要给他自信,跟他说你画得很好,色彩也特别棒。”

学画画一事,徐庆平教授就没有要求过徐骥,“我都是画随心动,天马行空,小时候画飞机、军舰,也画古树园林,眼睛里看到的,都会用笔表现出来。父亲希望能够保持我对绘画那种本真的热爱,从小到大都是这样的。”徐骥在小学三年级参加北京第一届少儿绘画大赛,得了奖:“我记得画的是长颈鹿,刚去完动物园,把我看见的画下来,画得很卡通,有小孩子的视觉感受,融入了很多趣味性在里面。”

当然徐庆平教授对徐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。“每次他去欧洲回来,别人都带日常买不到吃不到的生活品,只有他带画册,不同风格画家的大画册。我小时候想看到好的作品很难,不像现在上网搜索就可以全部呈现出来。”儿时大量画册的阅读学习,自然而然地给了徐骥足够的艺术养分。

父亲对徐骥最大的支持就是让他随性而发去进行创作,对他的创作也是只给建议不给干涉。“他在巴黎待了很多年,看到了西方的艺术教育方式,他有了自己对教育小孩的理念,他从小就是不强迫我学,希望我能‘好学’,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可能会更好。”徐骥说,父亲告诉他,一个油画家一辈子,能画100张好油画就不容易了,“我在朝这个方向努力,希望每一张画都是精品。”

谈 奶奶 廖静文

是长辈更是领导

从2003年徐骥进入徐悲鸿纪念馆工作以来,与奶奶廖静文工作和生活就紧密交织在了一起。“他是我们徐悲鸿中学培养出来的第一届学生,从美院毕业以后就走进徐悲鸿纪念馆工作,主要负责典藏展览,从进馆到现在就是展览、保管、清点整理和完善文物作品。廖静文是徐骥的领导,也是奶奶,晚年的馆内工作、生活,徐骥承担了很大的部分。” 徐悲鸿中学副校长罗光辉告诉记者。“而馆里所有的作品都在他脑子里,什么时间修复,修复到什么程度了,他现在是最清楚的。”

“奶奶是社会名人,事务很多,但她对徐骥的关心也很多,对他的艺术创作也会给一些意见。”徐骥的夫人杨净眼中,徐骥是个很内秀的人,他对奶奶的爱不是直接表达出来的,他会用日常的行动来表达。之前在拆掉的老馆里,徐骥的办公室与廖静文的办公室是斜对门,只要有时间,他们会一起探讨工作,一起用餐。

“奶奶之前做了很多巡展,希望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讲述爷爷的故事,能让更多的青少年和美术爱好者深入了解徐悲鸿,把徐悲鸿没有完成的艺术普及继续下去。奶奶是弘扬,我是继续传承。” 徐骥安静地想了想,说,“我做的这些事,尤其是对于爷爷作品的保护和拓展,奶奶对我还是挺放心的。可能毕竟是亲人,交托给别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,我觉得信任是最好的鼓励。”

  • 弘扬湘酒文化 振兴湖南酒业

  • 乡村振兴,文化先行:湖南首家乡村文化研究院成立

  • 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21年工作会隆重召开

  • 热烈祝贺嘉禾县普满民俗文化园隆重奠基

主办: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
copyright(C)2023 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. All Rights Reserved
湘ICP备2021001189号-1